云顶4008游戏官网(中国)app·官网登录入口

云顶4008游戏官网
 
高级搜索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发布时间:2018-04-17 | 作者: | 点击:0
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2018年3月7日)
习近平
各位代表,同志们:
    很高兴再次来到广东代表团,听取各位代表意见和建议。首先,我向广东的各位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致以诚挚的问候!
    刚才,几位代表作了发言,谈了对宪法修改的认识,讲了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变化的体会,讲了对广东发展变化的感受,讲得都很好,听了很受启发。对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采纳。
    对我国现行宪法作部分修改,是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这是我国现行宪法颁布施行后的第5次修改,距离上次修改已经10多年了。这次修改的主要目的,是将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包括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涉及修改宪法的有关内容等载入国家根本法。在这次大会审议前,党中央已经就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在党内外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党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这个过程充分发扬了民主集中了各方面智慧,体现了党和人民共同意志。我同大家一样,完全赞同宪法修正案草案。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十八大之后,我到地方考察的第一站就是广东,强调要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2014年3月,我参加了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广东代表团的审议,就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强杜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讲了一些意见。2017年4月,广东省委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前,我专门作出批示,充分肯定广东工作,对广东今后工作提出了要求,你们将此概括为“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开放,为全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支撑,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走在前列。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东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党的十九大后,以李希同志为班长的新一届省委班子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深入研究分析广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活动,各项工作实现了良好开局。党中央对广东的工作是充分肯定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广东发展也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广东发展基础好、起点高,继续发展的要求也高。希望广东广大干部群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进一步真抓实干、奋发进取,以新的更大作为开创广东工作新局面。
    开创广东工作新局面,我看最根本的还要靠改革开放。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广东得益于改革开放,创造了很多全国第一,为全国提供了有益经验,广东既是展示我国改革开放成就的重要窗口,也是国际社会观察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党的十九大就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理念、重大战略、重大举措。广东要带头贯彻党中央关于改革开放的重大部署,紧密联系广东实际勇于先行先试,大胆实践探索,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全国提供新鲜经验。
    关于当前各方面工作,党中央已经作出全面部署,你们自己也作了相应安排,要认真抓好落实。这里,结合广东实际,我强调几个问题。
    一、在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上走在全国前列
    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对我国经济发展来讲,这是一个必须跨越的关口。为此,我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为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供有力保障。
    广东经济得改革开放之先机,思想观念活跃,体制机制相对灵活,发展速度比较快,但发展质量和效益不够高的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更为明显。比如,发展方式仍然比较粗放,产业转型升级效果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尚未形成,节能降耗、污染防治压力还比较大;营商环境优势相对弱化,对高端经济要素的吸引力在减弱;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内生发展动力不强,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要靠体制机制创新。
    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要通盘考虑、着眼长远,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要以这次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为契机,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要完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效能,推动资源向优质企业和产品集中,推动企业优胜劣汰。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推动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和聚集,使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以优质的制度供给、服务供给、要素供给和完备的市场体系,增强发展环境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要加快形成促进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提高绿色发展水平。
    缩小粤东粤西粤北与珠三角发展差距,是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的紧迫任务。要从体制机制改革入手,完善省级财政转移支付体制、区域生态补偿体制、区域对口帮扶协作机制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机制,既加大输血力度,又增强其造血功能。
    二、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走在全国前列
    今年1月,中央政治局专门就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进行了集体学习,我在讲话中提出,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没有现代化经济体系,就难以称得上现代化强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事关我们能否引领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潮流、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事关我们能否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广东作为我国第一经济大省,经济体系的构成要素比较健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基础比较好,要发挥优势,在全国率先取得突破。
    广东经济体系的突出短板是产业体系问题。虽然从产业结构来看,广东的许多指标是全国领先的,但产业整体水平仍然不高,低端产业仍占较大比重,新产业还不能完全挑起大梁,特别是科技创新的驱动力亟待加强,一些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重大装备受制于人。
    我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广东在这方面要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有力的措施。要更加重视发展实体经济,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防止经济脱实向虚。要依据现有条件,着眼未来发展,把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海洋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构筑广东产业体系新支柱。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果断淘汰那些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和企业,为新兴产业发展腾出空间。
    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支撑。这些年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要着眼国家战略需求,主动承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引进国内外顶尖科技人才,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三、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
    改革和开放相辅相成、有机统一。从一定意义上说,开放也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外开放首先是从广东开始的。深圳是邓小平同志亲自圈定的第一个经济特区,随后珠海、汕头也被列为经济特区,之后广州、湛江被列为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党的十八大之后,党中央决定设立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粵港澳大湾区。目前,港珠澳大桥已经具备全线通车条件。在扩大对外开放上,广东条件充沛、基础很好,也积累了丰富经验。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曾经鼓励广东:“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广东过去40年取得的发展成就,渗透着改革先行者们“大胆地闯、大胆地试”、“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和精神。广东要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高的目标要求、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全面开放。要提高站位,既面向全国,充分发挥广东对泛珠三角区域乃至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更面向世界,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上率先取得突破。要加快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努力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要在创造良好营商环境上下功夫,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国际贸易是广东的强项,要加快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为推进贸易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党中央作出了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重大决策,我去年7月1日在香港见证了香港、澳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广东四方签署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要抓住这一重大机遇,携手港澳加快推进相关工作,在促进双向投资、推动贸易便利化、构建新型合作模式、搭建多元合作平台等方面积极探索,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四、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人民群众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党的十九大对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等作了明确部署,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你们提出要把广东建设成为全国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这顺应了人民群众新期待,体现了责任和担当,要扎扎实实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直接关系人民安居乐业。如果一个国家政治上乱了,最受苦的就是人民群众,要坚持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放在第一位,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决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想观点。
    近期,党中央部署在全国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就是要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深恶痛绝的黑恶势力来一次“大扫除”,破除“关系网”、打掉“保护伞”,铲除黑恶势力的滋生土壤。这几年,广东在打击犯罪上力度很大,东莞扫黄、雷霆扫毒、打击电信诈骗等专项整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类犯罪活动仍然活跃多发,打击这一手仍不能放松。要按照党中央部署要求,强力扫黑,铁腕惩恶,消除病灶,铲除土壤,使黑恶势力违法犯罪得到根本遏制。要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其他犯罪活动,包括涉黄、涉赌、涉毒、涉枪、涉拐骗等问题,下大气力集中整治,打早打小、除恶务尽,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广东社会结构复杂多元,社会治理难度大,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加快形成社会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长治久安,关键在基层;安全稳定,重心在基层。要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使基层有职有权有物,更好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和管理。要把基层治理同基层党建结合起来,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战斗力。对广东来说,流动人口多是社会治理的一大难题。要拓展外来人口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和方式,发挥外来人口积极性,共同营造良好社会秩序。
    要把各项工作纳入法治轨道,坚持在法治轨道上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依靠法治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确保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要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强化公正司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要加大全民普法力度,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
    要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努力把各级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要旗帜鲜明讲政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領导。要牢记“五个必须”,坚决反对“七个有之”,坚决反对圈子文化、码头文化、拉帮结派,营道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越到紧要关头越要保持定力、寸步不让、见底见效。要从各领导干部做起,从一件件小事抓起,坚决防止不良风气反弹弹回潮,不断巩固和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果。
    各位代表、同志们!近代以来,广东屡开风气之先,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我相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广东一定能够再创新优势、铸就新辉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图文转自新华社)
Baidu
sogou